• 编发:吉易和2025/4/9 9:02:52

年龄:17

性别:女

地区:湖北-武汉

学习态度:就是不想去

休学情况:办休学

异常行为:沉迷手机、黑白颠倒、自闭、社恐、不出门

亲子关系:日常沟通没问题,但不亲密

医院诊断:抑郁

父母职业:公务员、高管

夫妻关系:经常争吵,家庭氛围沉闷、压抑

----

17岁女孩,沉迷手机、黑白颠倒、自闭社恐不出门两年,确诊抑郁后休学,与父母日常沟通正常但情感疏离。

 

父母长期用成人规则要求孩子,爸爸常讲道理甚至拉电闸逼孩子学习;妈妈对孩子严厉摔打,忽略孩子情感需求,屏保只用弟弟照片。

 

孩子初中周末不写作业,爸爸半夜拉电闸断电,吼“不想写就别写”,孩子崩溃大哭。

 

妈妈初中时因学习问题摔打孩子,孩子多次被弄哭,曾对父母说“以后把希望寄托在弟弟身上吧”。

 

高一疫情上网课后彻底拒绝返校,23年确诊抑郁后抗拒治疗,爸爸带她住院时大骂医生,坚决反对。

 

24年孩子用“买游戏机”和爸爸交换上学承诺,拿到游戏机后说“我怕,不敢跟你说”,爸爸才发现孩子长期压抑需求。

 

亲子关系表面缓和后,全家外出吃饭孩子全程玩手机,妈妈说“现在关系也就四五分,我不会讲贴心话”。

 

经过一周左右的指导,孩子开始尝试调整作息时间,晚上主动把手机交给父母保管,白天能偶尔拉开窗帘在房间晒太阳。

 

经过半个月的指导,孩子第一次主动提出想下楼散步,虽然只在家门口走了五分钟,但和妈妈简单聊了几句天气。全家外出吃火锅时,孩子把手机反扣在桌上,接过弟弟递的饮料说了声谢谢,饭后还让妈妈帮忙挑了套新运动服。

 

经过一个半月的指导,孩子主动把手机使用时间控制在凌晨两点前,开始用微信和初中同学分享游戏攻略。孩子愿意坐在客厅和家人吃夜宵,用平板电脑查了附近商场的游戏厅位置,小声问爸爸"下周能去玩吗"

 

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指导,孩子跟着心理老师做了三次模拟返校演练,在开学当天自己整理了书包。已经连续两周正常到校上课,放学后会拍教室黑板作业发给妈妈,周末主动约爸爸去游戏厅比赛抓娃娃。

 

 

 

条回答
登录查看答案并留言
    直播推荐
   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