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龄:15
性别:男
地区:河南驻马店
学习态度:学习一般,就是不想去
休学情况:长期请假
异常行为:沉迷手机、黑白颠倒、饮食不规律
亲子关系:日常沟通没问题,孩子依赖母亲但也厌烦母亲
父母职业:老板
夫妻关系:夫妻之间关系不是很融洽,吵的不多,经常冷战
----
15岁男孩,沉迷手机、作息黑白颠倒、饮食不规律,长期请假厌学躺平,对母亲既依赖又抵触,日常逃避学习沟通。
妈妈总认为孩子“有上进心”“优秀”,却频繁指责纠错、过度控制,用高期待给孩子施压;爸爸长期缺位,陪伴少且无效,夫妻关系冷淡导致家庭氛围压抑。
初二寒假孩子就出现拖延作业、对抗唠叨的情况,初三转学到天津后成绩断崖式下滑,数学考60多分,孩子自嘲“愧对妈妈期望”,但拒绝沟通。
转学是妈妈提前三年规划好的,直到开学前一个月才通知孩子,孩子抵触时妈妈妥协“不写作业也行,去学校就好”,结果孩子到校后彻底摆烂。
妈妈花钱找心理老师“假装规划师”开导孩子,又让研究生补课时“多鼓励”,孩子短暂配合后直接翻脸,回天津路上情绪崩溃。
从小妈妈用旧手机“奖励”孩子,现在孩子要苹果手机打游戏,妈妈一边嫌他虚荣,一边转账300块让他点外卖,孩子一天只吃两顿。
家里冷战是常态,妈妈嫌弃爸爸懒,十几年没夫妻生活,孩子看妈妈脸色过日子——妈妈开心全家就开心,妈妈一垮家里全是低气压。
经过一周左右的指导,孩子开始主动调整作息,每天起床时间比之前提前了3个多小时,白天愿意起床吃早餐和简单收拾房间。
经过一个月的指导,孩子情绪明显平稳下来,能主动和妈妈聊起上学时候的事,自己翻出之前的错题本重新整理,偶尔会戴着耳机边听歌边做题。三餐基本恢复正常,自己下载了运动软件每天在家跳绳半小时。
经过两个月的指导,孩子开始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,每天上午下午各学习2个小时。妈妈感冒时,孩子第一次主动煮了粥还收拾了厨房。咨询师和孩子进行了第一次沟通,效果很好,并且约定了后面定期沟通,
经过两个半月的指导,孩子重新走进学校上课,不再请假,状态很好。已经能自主安排每天的学习和娱乐时间,重新整理了初三的复习资料,主动和妈妈商量“这学期有假期了要先补数学和物理,等高一开学再买新手机”。周末全家一起去北京旅游时,孩子全程没用手机导航,自己查地铁路线带着父母逛了景点。